业内资讯
谢平:互联网金融风险更低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013-09-05 资料来源:和讯银行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 2013-8-13
2013年8月13日,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影响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互联网金融有可能与商业银行、证券两种模式并列的第三种融资模式,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谢平称,互联网已经颠覆了很多重要领域,金融也正在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从理论上看,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不同数据的组合。而这些数据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处理。第三方支付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例证。目前拿到支付牌照的公司多达250多家,支付不再是银行特有的业务,互联网企业也可以做支付。此外,互联网企业同样也可以发展金融业务,包括京东商城在内的多家B2C电子商务公司已开始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谢平指出,目前在金融领域发生的不法事件,如诈骗、非法集资等,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金融的风险就可以大大降低。而互联网金融可以将海量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消除掉,使信用风险减少到无穷小,P2P贷款核心也就在这。
  在大数据的基础下,每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的行为信息随时都可以查询到,也就有了时间序列的动态风险评价。由此可以给出任何资金需求者的风险定价,或者叫动态违约概率。一旦违约概率的问题自动解决,整个交易成本将降低。而银行寻找违约概率的交易成本很高,这样商业银行那套风险定价有可能被颠覆。
  互联网金融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们国家主要的政府部门人民银行开始牵头组织研究这个课题,并在第二季度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报告中第一次引用了互联网金融这个名词,并给予了正面的评价。交通银行的董事长,更是公开承认互联网金融可以颠覆现在商业银行的体系。保监会第一次批了纯互联网的保险公司。
  以下是发言实录:
  谢平:因为原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学术研究,首先大家理解互联网金融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好多东西不一定有物流支持。现在对互联网已经基本颠覆了几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图书和音乐,而金融是根本不用物流支持的行业。当你脑子里想金融的时候,你想到的就是一个东西数据。实际上我们学金融的人,从抽象理论来考虑,所有的金融产品,有可能都是不同数据的组合。然后这个数据通过互联网,通过支付系统再还原为金融产品,这个东西就看我最后这句话,你理解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首先记住所有的金融只是数据。第二数据在网上移动就包含了一切,然后再还原各种金融产品,做到数量匹配,期限匹配和风险定价。这是理解互联网金融抽象理论的核心,这个不需要物流支持,可以在网上完成。
  你把所有金融产品理解成数据,数据在网上移动实现了支付,然后数量匹配,期限匹配和风险定价都有了,你通过支付就理解了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内容。我们现在看几个具体的方面。
  第一是第三方支付,大家都知道,第三方银行支付牌照发了250多个,支付系统不是银行特有的业务,谁都可以做支付。实际上在网上,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做支付的,现在还有这个概念,将来支付宝的系统有可能再发展下去,就不是第三方支付的概念了。第二就是人人贷,人人贷就是N个人组成的俱乐部,这个里面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下,俱乐部成员之间互相借贷,这样你就理解人人贷的核心了。互联网几亿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到无穷小是最关键的,这是P2P贷款的核心。
  现在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阿里小贷,利用淘宝网上的大量信息,然后利用支付宝,给每人发贷款,实际上这种做法和银行的做法完全不一样,是自动放贷的机制,每一块钱,每一天计息,自动还款的方式,这个流程和银行流程就不一样了。每一个在淘宝网上的商户,所有的行为构成了本身风险的定价,然后阿里小贷根据风险定价,给它的授信额度,可以随时贷款,可以随时还息。这就是一个动态的风险定价过程,这样理解的话,你对阿里小贷就有更深刻的体会了。
  这里说的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一个好的想法放到网上,让大家给投资,他用这个产品还款。在网上,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股权。现在世界上只有美国正式法律通过了小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股权融资。美国这个法律也是为了小企业获得股权融资的一个便利。众筹融资的方式,比创投,比原来的天使投资又往前走了一步。人们以为风险投资可以解决很多小企业具有不确定性的股权投资,现在众筹融资实际上比原来的天使融资更往前走了一步。
  互联网卖金融产品没有什么特殊的,现在特殊的是余额宝这个把货币的职能和支付的职能和金融产品的职能和收益风险对冲的功能放在一起了。我们以前教学生的时候讲到过货币市场基金具有货币的功能。实际上货币市场的基金,在美国发明的时候,大家意识到它将来有一天是可以具有支付功能的。
  互联网上面金融产品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这个是现在一般的物理网点做不到的。互联网金融最上升的状态,就是互联网货币。现在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只是对现有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提出挑战,将来发展到互联网货币的形态就是对央行的挑战了。
  十年前,尹龙当时的博士论文就讨论过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框架。这里比较抽象的,互联网金融跟现在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两种金融模式并列的叫互联网金融模式,现在学术界不承认这种模式,认为它是只是证券公司和银行,或者基金公司的一种工具,不具备人类基本的金融模式,我认为它有可能和银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模式,这在理论上是有争议的。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跟银行融资和证券市场融资不一样,是因为互联网金融是更民主化的,大众化的金融模式,就像用苹果机上的APP一样,不懂金融的也会用。
  将来可能就不需要进MBA了,所有的产品就跟APP一样,就是一个简单的电子游戏。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有可能在互联网金融当中被大大的淡化了,而市场参与者和产品的发明者,有可能都是老百姓,每一个人有可能在互联网金融上发明自己喜欢的产品,这个是互联网金融将来最核心的东西了。
  就跟现在每一个人在苹果APP发明自己的电子产品一样。现在就是大数据基础上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减少,达到了这种境界,那个时候金融就是普通老百姓非精英的,更为民主的公众的普惠的金融。现在我们都觉得金融很深奥,复杂的模型,复杂的定价方式。这些东西将来都有可能软件化,固定化。只要你网上下载一个东西就固定了,风险定价就出来了,这是互联网金融跟我们现在理解的金融最不一样的一个地方。这是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支柱,它的信息处理,资源配置,互联网金融支付系统。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是移动支付,苹果公司发明了移动互联网的东西以后,发明了智能手机以后,把移动金融的界限扩宽了,现在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现在大家通过希望银行卡来作为后台。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这个社会,电脑充分发展的话,每一个人都在央行的超级网银开户,如果央行允许20亿人直接开户,那样就没有商业了,而且在技术上可以做得到,那时候是什么样的支付系统,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刘士余副行长负责央行支付他最明白了,只是投资和电脑问题。如果全中国的人和小企业,都在央行直接开户,直接清算,理论上讲,电脑完全是可以做到的。运算最快的电脑也是中国发明的,能模拟五千年的天气变化,对这个事来讲就是小菜一碟。人类系统的彻底改革就是央行的超级网。
  有一次内部的讨论会上,理解互联网金融,一定要有充分的想象力。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处理,很简单,大数据,云计算。关键的是简单的例子,可以假设,每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每一个人的行为信息,都是数据信息,而且这种数据信息,通过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可以随时查询的话,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基础就有了。
  现在我们的风险,诈骗,非法集资,违约,这些东西都是基于数据和风险不对称。如果你想想一下,将来这个问题解决了,互联网金融效率就非常高了,个人的信息状况可以在大数据全局下解决。这样就给出了我们所说的基本概念,就是时间序列的动态风险评价。在大数据的前提下,由此可以给出任何资金需求者的风险定价,或者叫动态违约概率,你给出这个概率的成本非常低。这种情况下,我们现在商业银行这一套风险定价就被颠覆了。
  金融业交易成本这么高,大家就在忙活寻找违约概率。如果大数据能把违约概率的问题自动解决,整个交易成本就降低了,这也是理解互联网金融的原理。资源配置通过互联网,银行贷款这些东西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解决,自动找到最优配置。当时facebook上市的时候,八亿网民找facebook的股票,不通过美国证券会,最终美国政府不允许。早期的facebook在没有正式上市之前,在网上自己曾经卖过。不是facebook的投资机构者也要买它的股票。
  现在咱们看一下互联网金融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通过公开的媒体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是我们国家主要的政府部门,人民银行牵头组织这个课题,这一期第二季度的人民季度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报告,给予互联网金融正面的评价。好像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报告第一次给互联网金融的概率,引用了这个名词。互联网金融还没有列入辞典,也没有正常的课,互联网金融属于理科,没有教课书,大家还要努力。你们可以看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报告已经给出这些方面的正面评价了。
  要在黄浦区免费上网,才有可能是互联网金融的基地。俄罗斯总统想把整个俄罗斯wifi免费,当时他们总统说过。我们中国在一些区域,公开场所可以免费上wifi的还不多。各大银行,各大保险(放心保)公司,最近纷纷成立电子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刘士余副行长前两天一次讲话中专门讲到农村银行包容性。
  这里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交通银行的董事长,公开承认互联网金融可以颠覆现在商业银行的体系。保监会是比较先进的,第一次批了纯互联网的保险公司。
好多年以前银监会讨论过,该不该批纯互联网的银行,后来讨论的结果不敢批,原因就是没有办法监管,但是保监会这次批了,我不知道跟现有的监管咱们衔接。学术界比较活跃的是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有互联网专门的实验室谢谢大家。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