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险投资论坛
广州借力“金融杠杆”撬动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2013-02-06 广州市科信局 于涛、欧阳滨 供稿
科技与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其相互结合对于落实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技发展新局面的要求,对于构建创新型城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营造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又有新突破。我市科技金融工作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示范区、三大平台”推进体系,进一步提高科技融资平台效能,组建信贷工厂协议投放300亿元授信额度,不断向多层次、多元化拓展,推动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持久提高。
一、组建信贷工厂,批量化推进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2012年4月,借鉴美国硅谷银行的成功经验,经广东银监局核准,我市与中国银行广东分行签定了《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成立了中国银行番禺天安科技支行,组建信贷工厂,面向我市协议投放300亿元授信额度。根据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组织金融专家、科技专家等对贷款的设计、申报、审批、发放、风控等业务按照“流水线”作业方式实行批量操作, 进一步降低贷款门槛、提高信用额度,构建专业化科技企业业务经营管理体系,建立专门的业务运作机制,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通过成立科技支行,组建信贷工厂,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向广州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10月末,为1600多家科技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授信300多亿元。其中,广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放贷款余额超180亿元人民币。
二、上下联动,建立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机制
2012年12月12日,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支持,我市在番禺区签订了“广州市联合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项目协议”,建立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机制,旨在省、市、区、镇(街、产业园区)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融合。推省市区镇联动合作模式,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共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扶持我市处于孵化期、成长期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营造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主要做法:
一是本着“先起步,后推广”的原则,先行选择科技金融基础较好的试点区,条件成熟后,试点区范围推广至全市各区(县级市);
二是“广州市联合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按省、市、区各级的专项资金1:2:2的比例共同出资,同时,由试点区政府发动辖区内各合作镇(街、产业园区)出资参与,共同设立省、市、区、镇(街、产业园区)专项资金初始规模为5000万元人民币;
三是科技支行根据专项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授信额度,杠杆放大超10倍。
四是出现贷款风险,科技支行和风险准备金按各50%比例扣除承担部分后,风险准备金按照省生产力20%、市生产力40%和区生产力40%的风险分担。若有镇(街、产业园区)的贷款项目出现贷款风险另行约定风险分担比例。
三、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
一是成立科技金融联合调研组。组织金融机构深入开展科技企业调查、研究,逐步形成我市科技金融领域的专家团队,对科技型企业作深入解剖,进一步提供我市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服务。
二是借鉴华东地区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成功经验,多次组织科技金融联合调研组赴先进城市调研,针对我市科技型企业特点,相继开发了“企贷保”“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过桥贷”“科技通宝”“立业通宝”“设抵押贷款”等等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及时、高效的解决了科技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另外,2010年9月我市成功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第二批试点城市。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市组织7家企业新获得9笔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贷款额度达1.339亿元。
三是积极推进银企对接服务。积极利用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等平台,组织开展融资对接,开展了10多场人才培训和融资对接服务,吸引近千家次的企业参与,受到广大科技企业高度评价。
四、整合资源,优化科技金融队伍建设
在科技金融的创新实践中,以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为科技金融载体,通过一支29人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专业投融资人才团队,进一步整合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科技开发总公司、市创业服务中心分别成立的科技金融部门,形成我市科技金融综合平台。同时,通过各区县科信局均配备有科技金融专职工作人员,广州开发区科信局专门设置了科技金融处,番禺区企业上市办、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金融促进会、综合服务部等,逐渐打造出我市科技系统一支多层次、专业化、高素质的科技金融工作队伍。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