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资讯
中关村创新发展动力到底来自哪里
2015-07-03 来源:《中国改革报》 2015-6-8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内在活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开展创新创业服务探索联合治理体系,牢固确定创新引领战略引领未来发展
□ 本报记者 任丽梅
在第十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140多家中关村企业集体展示了5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3200平方米的中关村展区,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智能互联、智慧环境、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生活,不仅让人们体验到智能时代的美好,更让人们感受到创新的力量。
统计显示,2014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企业总收入3.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560.1亿元,增量超过2005年全年示范区收入规模,利润和税收均增长20%以上。2009年中关村示范区获批复以来,总收入年均增长25.9%。2014年,北京GDP的23%来自中关村,中关村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0%。中关村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136亿元,其中80%转移到北京以外的地区。
为什么中关村能够持续不断地创新?为什么这里的创业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动力到底来自哪里?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关村创新创业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逐步把握并遵循了创新的本质和规律,即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内生活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增强发展内在动力,开展创新创业服务探索联合治理体系,牢固确定创新引领战略引领未来发展。
体制机制改革 释放创新内在活力
2014年中关村新创办并有实际经营活动的科技创业企业超过1.3万家,是2013年的两倍多,呈现井喷式增长;中关村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40%以上。这些年中关村涌现出小米科技、京东、乐视等一批领军型创业企业。小米科技成立不到5年时间,2014年已实现销售收入743亿元,是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企业。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犹如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中关村是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多年来持续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从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改革到股权分红激励及收益管理创新,涵盖了科技创新的多个环节,改革的突出作用就是打破束缚,释放活力,增添动力。”郭洪说,创新创业最根本的是激发内生动力、内在活力,而恰好在中关村这块土壤上,广大的创新创业主体内生动力、内在活力都特别强劲。当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起来后,他们的创造力喷薄而出,源源不断。
创新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需要形成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安排。据郭洪介绍,基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实际需求,中关村近年来先后推出了“1+6”“新四条”“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这些政策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旨在推动创新创业内容和要素的聚合与流动,特别是推动思想观念转变,包括政府管理、服务、监管如何适应创新创业的需要。最终通过改革,极大地释放了中关村科技人员和管理人才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创新创业动力,同时也推动了中关村创新创业快速发展。
去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在中关村开展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等新的政策试点,并把中关村试点实施的10项政策进一步推广。会议认为,国家在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金融、财税、人才激励、科研经费等促进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政策,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也就是“人”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成效,使中关村在北京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这是对中关村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的肯定。”郭洪说,新一届政府特别强调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而中关村的改革则是探索出一条以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创新创业“乘法”的有效路径。
所以,中关村的巨大变化从来不是规划出来、设计出来的,更不是靠政策优惠出来的,是靠广大创新创业主体勇敢实践拼搏出来的。
构建生态系统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莺飞草长,柳绿花红,一群大雁从湖面掠过,碧波上泛起阵阵涟漪……北京中关村,翠湖湿地,良好的生态圈,让这里一片生机盎然。
“没有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大雁是不会停留的。”郭洪说,创新创业同样需要一个生态系统,中关村之所以能够持续创新,关键就在于一代代中关村人持续构建并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致力把中关村打造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创业中心,让更多怀揣创业梦想的人愿意到此实现梦想。
那么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怎样一个系统?郭洪解释,这个系统有六大要素:一是行业领军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为区域输出大量的创业人才,并且为新的创业企业提供市场。二是高校和院所。大量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在高校院所中诞生,高校院所不断向社会输送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三是高端人才。人才是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也是创新创业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四是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天使投资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腐殖层”,是新创企业出生和成长的“沃土”。五是创业文化。中关村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了众多优秀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离开大公司投身创新创业活动成为一种潮流,连续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六是创业服务。近年来,中关村在创业服务领域涌现出车库咖啡、创新工场等创新型孵化机构,带动了中关村创业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如今,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到处是在谈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投资者,随处可见带着笔记本不停演示创新产品的创业者,每天都上演着各种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更不乏几分钟就募集到天使投资的案例……
郭洪强调,一代又一代的中关村人,获益于这个生态系统,也持续参与营造它。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短板理论”走向“长板理论”:当创新者、创业者、管理者、投资者、科技中介等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你只需要有一块足够长的“长板”,就能通过合作方式补齐自己的短板。
在这里不拘一格用人才,超常之人脱颖而出,各类极客、创客、怪才在这里有了自由发挥和翱翔的空间。
在中关村有两组数据非常吸引人:一是联想从创立到实现100亿元的销售收入用15年的时间,百度只用了12年的时间,小米科技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二是中关村产生第一个100家上市公司用了20年的时间,第二个100家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
“中关村从不提三件事:圈地、优惠、招商。”郭洪感叹,目前,中关村一共有269家上市公司,都不是招商引资来的,而是从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生态圈里一个一个发展起来的,都是原创。
创新创业服务 探索联合治理体系
中关村管委会作为北京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没有任何的行政审批权,也没有独立的财政,那么政府部门还能有作为吗?
“政府的作为就是服务。”郭洪肯定地回答道,服务并不是政府部门赤膊上阵,而是支持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发展,用市场的力量和方式为创新创业服务。
在郭洪看来,中关村的政府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高度密集,政府的作为就是将三种资源划清边界、相互融合、有机作用,才能更好地为中关村的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其中,“瞪羚计划”就是中关村服务的真实写照。
从2003年开始,中关村实施了旨在改善融资环境的“瞪羚计划”。该计划明确规定:中关村管委会负责组织和监管“瞪羚计划”的实施,提供贷款贴息及担保补贴;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负责受理“瞪羚企业”的担保申请和资格认定;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负责进行信用管理和评定,信用评级机构负责对“瞪羚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和调查,协作银行负责向获得担保的“瞪羚企业”发放贷款。因此,中关村在发展中很好地把握住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既厘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边界,同时又实现了政府、市场、社会对推动创新的共同治理、联合治理。
“这也是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的探索。”郭洪说,当时代从产品经济进入互联网经济后,政府也要适应当前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特征,从过去的管理、审批、审查转变为服务。目前中关村管委会所做的都是服务,很多所谓的政策都是方案,都是跟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中介机构联合制定的方案。
创新引领战略 引领未来发展潮流
为发挥中关村在国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引领中国创业走入新时代,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关村管委会年初在北京联合启动“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和“国家高新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中关村示范工程”。
“持续产生具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和拥有前沿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中关村将力争成为全球原创思想的发源地和高科技创业者实现梦想的首选地。”郭洪表示,对于一个国家来讲,选择跟随型战略还是引领型战略,是完全不同的。时代大变革既有挑战又有机遇,关键是能不能把握、能不能抓住、能不能引领。中关村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建设创新型国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关村示范引领的重任责无旁贷。
当然,在示范引领的过程中,中关村人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郭洪认为,创新的本质是沟通、碰撞、协调、分享,当下创新的规律也与过去有所不同,其主要体现是:技术并非决定一切,有时候商业模式创新比技术创新更关键;成本并非越低越好,还要看效率和边际贡献;投入并非越多越好,要看研发投入效率;创新是市场和资本选择的结果,需求的拉动和资本的驱动会催生出新兴产业;竞争的逻辑并非还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创新需要通过创业来实现。
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始终在引领我国高端产业发展的潮流。目前,中关村的高端产业发展已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互联网和大数据促进各行业特别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前沿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不断催生移动医疗、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三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高度融合,出现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这些特征正在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抓手,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郭洪强调,在新的时期,中关村将按照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努力成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的强大引擎,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成为我国全面深化科技创新改革的试验田,更要成为我国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桥头堡。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